國關Talk|破解「主權神話」,從多重視角認識西藏問題
【國關中心訊】
國際社會關注西藏問題時,常聚焦於人權或民族等面向,但這背後牽涉到更深層的主權、地緣政治與國家認同。為了深入解析此一複雜議題,本中心於7月30日下午舉辦國關Talk,邀請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系助理教授朱明琴博士發表演講,主題為Reconfiguring Tibet as a geostrategic issue: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atic sovereignty,並由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王信賢主任主持。
主權不是鐵板一塊:拆解中共的西藏論述
朱明琴指出,過去國際輿論常將西藏視為人權、宗教、民族議題,然而,若僅停留在「人權關懷」層次,將忽略其背後更為複雜的主權與地緣政治問題。她則強調西藏並非單一國家可獨佔定義的「主權領土」,而是一個主權持續被挑戰、動搖、混合且多層次運作的地方。
在回顧主權理論、政治地理學的補充及爭議性國家的相關研究後,其進一步將主權拆解為三大層面:國際法主權(包括de jure法律上與de facto事實上的認定)、威斯特伐利亞主權(具排除外國勢力干預的能力)、以及國內主權(對區域內實際治理能力和正當性)。朱明琴指出,雖然國際社會表面上多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de jure),但流亡藏人政府雖無「法律上」國家地位,卻持續在全球進行「事實上的」外交活動與自治治理(de facto)。再加上達賴喇嘛的象徵性力量,以及美國、印度等國的政治與人道支持,都讓中國的主權論述層層鬆動。
田野見證:藏人韌性與主權挑戰
朱明琴以近年逾百次田野訪談為基礎,分享她在西藏地區與印度流亡藏人社區的觀察與深度對話。儘管中國政府強化軍事、警察、教育及監控等治理手段,藏人社會內部依然出現難民、抗議,以及持續忠誠於達賴喇嘛的現象。她形容這些「日常抵抗」不僅挑戰了中國的國內主權,也顯示西藏精神與身份認同的堅韌。
國際介入與「主權混合」現象
針對美國、印度等國的角色,朱明琴指出,美國國會自1980年代以來持續通過決議、法案支持流亡藏人,甚至在2024年的最新法案中也已暗示西藏「地位待定」,不完全接受中國的絕對主權說法。印度則長期庇護流亡藏人與達賴喇嘛,使西藏民族身份得以在境外延續。這些國際行動雖未直接挑戰中國主權,卻讓西藏問題始終存在於國際關注與地緣政治博弈之中。
重新想像西藏問題:主權的戰略敘事
在 Q&A 討論環節,與會師生聚焦西藏政教合一的特殊體制、達賴喇嘛的特殊地位,以及歷史詮釋在主權爭議中的重要性。與會者指出,達賴喇嘛作為藏人精神領袖,其正當性並非來自現代國家的行政或選舉制度,而是源於藏民族主動賦予,這使得其地位即便在中共治理下也難以被動搖。
朱明琴回應,其研究同樣重視西藏政教合一的歷史脈絡與宗教認同,並補充她目前正撰寫以臺灣、香港、西藏為案例的專書,深入探討相關主權變遷對其正當性的影響。她指出,達賴喇嘛雖卸下行政職務,精神與宗教權威仍深植於藏人社會,這也是中國難以取代的關鍵。
現場亦關注主權分類在不同案例的應用,以及西藏在有限國際支持下的困境。朱明琴呼籲,理解西藏需結合「有問題的主權」視角,才能在國際舞台爭取更多空間,真正回應藏人認同與精神的堅持。
【國關Talk】系列講座將持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國際關係與中國研究的最新議題,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與????!
A Strategic Recalibration? U.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outh Korea and Taiwan
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jZgqpeHvnK4BGjETA
------------
關注國關中心,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ccu_iir
YouTube|https://youtube.com/@nccuiir
支持國關|https://iir.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13762&id=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