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關Talk|臺韓在美中競爭中的下一步?韓國學者解析!
【國關中心訊】
隨著美國對中政策持續調整,加上川普執政風格充滿了不確定性,韓國與臺灣如何在美國政策轉變及區域壓力夾擊下尋找自身定位,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IIR)於8月5日下午舉辦國關Talk,邀請韓國半島戰略研究所(PISA)執行長李東民博士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 ”A Strategic Recalibration? U.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outh Korea and Taiwan.” 本場講座由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丁樹範名譽教授主持,雖然當日大雨滂沱,仍有眾多師生不畏風雨熱情參與,現場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美國「戰略再調整」下的印太安全新秩序
李東民從「川普2.0」的美國政策談起,分析華府自「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政策以來,對中國、臺海安全及區域盟邦關係的最新變化。其指出,隨著美國將戰略重心回歸內部經濟發展與國防產業重組,內部圍繞「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的辯論持續延燒,對日本、澳洲、韓國等夥伴國家的角色與期待也在調整。
▋韓國的戰略困境與政策選擇
李東民進一步剖析,韓國長期面對北韓核武威脅、中國經濟與地緣壓力,在區域安全架構中往往參與有限、角色易被低估。尤其在美日被視為第一島鏈前線時,韓國更須在維繫美韓同盟、回應國內安全及與中國保持穩定往來之間謹慎尋求平衡。李東民強調,韓國未來不應自限於被動角色,而是要積極提出自身政策方案,爭取更多參與空間,主動在多邊合作與區域安全討論中發聲,避免被邊緣化。
▋韓國與臺灣的合作藍圖
在此脈絡下,李東民提出「韓版臺灣關係法」的初步構想,並建議臺韓可於供應鏈安全、資安、醫療防護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加強協作,共同提升第一島鏈的區域韌性。他進一步分析,美國當前「富國」(經濟優先)與「強兵」(重視國防)雙軌並行,意味著未來難以單靠自身力量維護區域安全,盟邦責任分工日益重要,而臺韓合作亦將成為區域穩定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QA環節:聲譽、承諾與區域新型態合作
在Q&A討論中,與會師生針對美國國際聲譽、盟邦經濟韌性、韓國自主戰略選擇,以及「韓版臺灣關係法」的政策可行性展開熱烈交流。李東民強調,臺灣與韓國同為區域內重要民主夥伴,唯有主動強化合作、共同提出政策倡議,方能在美中競爭格局下持續爭取美國重視,進一步提升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能見度與話語權。
【國關Talk】系列講座將持續關注全球熱點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深入剖析國際情勢,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
關注國關中心,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ccuiir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ccu_iir
YouTube|https://youtube.com/@nccuiir
支持國關|https://iir.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13762&id=33943